不许出门不许进门:静默

时间:2022-05-10 00:00:00 来源:搜狐

导读:昨天(5月9日)开始,小区“静默管控”。我在今日头条查了“静默管控”这个词汇的解释:静默管控是全域静态管理,是指区域内人员禁止出户,管控区人员禁止出单元,参加核

昨天(5月9日)开始,小区“静默管控”。

我在今日头条查了“静默管控”这个词汇的解释:

静默管控是全域静态管理,是指区域内人员禁止出户,管控区人员禁止出单元,参加核酸采样即出即回,全体市民非必要一律不出门、不上街、不到公共场所。为有效阻断疫情蔓延,迅速切断传播链,广大市民停止非必要流动,让城市慢下来、静下来。

“静默”这个在我看来的新词还有词性呢:

这个词汇有两个词性,也有两个意思:

作形容词时表示不出声;作动词的意思是肃立不作声,表示哀悼。

小区“静默管控”的通知是前天下午(5月8日)得知的。

前天下午还被允许在小区“保持社交距离”地散步,刚走到花坛边,就听到“保持社交距离”的邻居们嘈杂声,不明白大家在议论什么。

继续往前走,小区大门内侧又有“保持社交距离”的邻居发出嘈杂声,业委会主任陈金凤和副主任张平以及社工张逸潇(昵称潇潇)都“保持社交距离”在场。

这两处发出的嘈杂声让我感觉疫情防控形势不妙啊!

原本以为小区封控将近40天了,没有羊了,可以下楼散步了,解封指日可待啦!

呵呵:

准备理发,

男人的头发都可以扎小辫子了;

准备买电池,

家中的钟因为没有电池永远比手机显示的时间慢15分钟;

准备冲出去,

买蜜汁牛肉干买风味小圆饼干满足一下老馋虫……

果然,小区不仅不解封,还要开始“静默管控”!

“静默管控”就是又要“足不出户”!

居民们在静默管控前发出了“嘈杂声”:

为什么防范小区要升级“静默管控”?

个中缘由为什么没人出面给予“广而告之”?

给个说法就那么难吗?

居委会业委会在静默管控前发出了“嘈杂声”:

怎么更好“静默管控”起了纷争,

大门口值守小区巡逻各楼道送快递,

遥遥无期的抗疫排班真的很难哦!

昨天,小区一切的“嘈杂声”止于“静默管控”中。

尽管居民们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可是,我发现从昨天开始,小区真的基本在“静默”状态下,偶尔有车轮滚动声传来,那是小区志愿者在给居民送消杀过的快递物资。

不过,下午4点左右,还是有几个娃在小区玩了一会但很快就回家“静默”去了。

由此,我感觉上海的人还是非常非常听政府的话的。

不让出门,就不出门。

不让出门,就不出门。

不让出门,就不出门。

我们居民是不让出家门,不让出小区的门;

“静默管控”还有不让进家门,不让进小区门的呢!

我的一位好朋友医生,在医院辛辛苦苦上了一周的班,准备回家。

昨天晚上8:51这位医生在群里弱弱地问:

“绿码行程码没用,核酸全阴也没用,医院证明还没用!出来,好好的,回不去了。小伙伴们,小区不让回,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啊?”

过了一个小时,他回答了我们的关心:

“各位亲,我在小区门口游荡。今天我的同事们很多都是通过和居委会吵架撕逼才出来上班,又都是通过打110才能回家……”

今天上午8:38我在小窗发微信给他:

昨天最后进家门了吗?但愿你是在休息不回复我吧!

今天上午8:50好朋友医生回复我:

待会儿能进了。

今天上午10:19终于传来好朋友医生的喜讯:

到家啦!

我一边恭喜医生好朋友在外面晃荡了12个多小时终于进得家门,一边还跟他嘚瑟:

我们小区有四名医务人员可以出入小区,进门需做抗原自测……

没想到陈金凤主任今天回答我的“求证”完全变啦:

“从静默开始,医务人员只出不进,特别通行证才能通行!”

我的职业习惯就喜欢“刨根问底”:

“特别通行证要到哪开呢?是居委会按照街道的要求吧?”

哎,受访者没有了下文,不知道是不是“无可奉告”?

罢,罢,罢!

还是认真学习一下潇潇传达的最新指示吧:

各位居民大家晚上好:

根据本市近几日疫情发展情况来看,快递外卖仍旧存在极大风险,所以还是希望各位能够再坚持一下,不要到门口自取快递外卖。尽可能减少外卖的数量以及减少冷冻冷藏食品的采购。

志愿者会将快递外卖消杀、静置后,定时派送到每个楼栋1楼。如果未到,希望大家耐心等待。快递到家后,还是希望各位居民能够再次消杀与静置。

另,所有参加志愿者工作的志愿者,必须佩戴好N95口罩,做好一级防护!

“静默”吧!

“静默”吧!

“静默”吧!

本文作者/顾海鹰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七 七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