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9-08 00:00:00 来源:搜狐
世界医疗网(上海)特邀通讯员顾海鹰报道近来,贺岁片《流浪地球》在春节期间不断刷新票房,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台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作为一名康复医师,我不禁联想到骨科疾病手术后的康复治疗。骨科术后恢复同样如马路行车:“术后道路千万条,及时康复第一条,康复拖延不规范,功能障碍泪两行。”
28岁的小张1年前因右膝部骨折伴小腿软组织损伤,在外院进行了手术。手术之后,患者深谙“伤筋动骨100天”的道理,对损伤的右下肢保护有加,但是3个月后他发现他的右膝关节屈伸还算自如,而足踝却出现了畸形。这时,他想着自己的足踝并未手术,慢慢休养肯定会好。但之后他却发现右足的畸形逐渐加重,如马蹄,走路时脚跟甚至难以着地,一瘸一拐(图1a),这时他才来医院就诊。经过详细诊疗,足踝医生无奈地为其进行了手术,并安装了环形外固定支架(图1b),告知畸形需在漫长的时间内缓慢矫正。
无独有偶,49岁的李女士同样在我院进行了环形外固定支架手术。在住院期间,当我对其进行术前康复指导时,她却十分排斥,并坚定地告诉我:“康复没什么用,我在外院做过好几个月的康复治疗,无任何效果”。耐心询问病史,原来李女士是2年前因踝关节骨折在外院手术,但术后医生未明确告知其需要康复锻炼,自然她也是对其足踝采取了“静养”。在术后3个月复查时,医生发现其足踝畸形、活动僵硬(图2a),就推荐她到康复医学科就诊,接着李女士便接受了近6个月的康复治疗,但成效甚微,她对康复也逐渐失去了信心。愈发加重的足踝畸形严重限制了李女士的生活,三月前她无奈接受再次手术(图2b)。
无论小张还是李女士无奈地接受第二次手术,都与康复治疗不及时或是不正规有关。对于骨关节术后康复来说,时间就是功能!我想,小张和李女士一定是怀着深深的“错失及时康复治疗的遗憾”。在临床上,我们遇到的类似患者数不胜数,因此对“术后需及时康复”的观念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术后一定要把握康复时机,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作者简介
陈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擅长肩关节及足踝部疾病的个性化运动康复。致力于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炎、周围神经卡压或损伤、四肢骨折、手外伤、韧带半月板损伤或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矫形术后等疾病的康复评定及治疗。
专家介绍
马燕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运动损伤、复杂创伤、四肢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术后、韧带重建术后、周围神经损伤、肩关节疾病、骨关节炎及颈腰腿痛等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治疗。
本文作者/陈康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星炫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