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6 00:00:00 来源:搜狐
有人说一旦吃上降压药就会上瘾,需终身服药,所以应尽量推迟开始用药的时间,这样对么?
别人用的降压药效果很好,我可以“依样画葫芦么 ”?
中成药、食疗或者保健品没有副作用,可以用来代替降压药,真是这样么?
专家为您答疑解惑:高血压用药十问。
1. 测量到血压升高,就需要马上服用降压药吗?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在没有药物影响的状态下3次非同日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血压,收缩压≥140mmHg 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
偶然一次测得血压升高不能就此诊断为高血压,必须重复测量,同时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例如,某些肾脏疾病、大血管病变或者内分泌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在原发疾病治愈后血压有可能降至正常。
近年来发现,阻塞性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俗称打呼噜)也是导致血压升高或降压效果不好的原因,必须予以重视。
当初始发现血压升高后,需在不同时间多测几次,必要时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完善有关心、脑、肾、血管的一系列检查,以明确是否真实存在高血压,并对相关的靶器官进行评估,有利于明确诊断、指导用药。
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后,高血压1级(收缩压在140~159mmHg或舒张压在90~99mmHg)、低危患者首先应采取改善饮食结构、保证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非药物治疗。1-3个月后如果血压仍高,就需服用降压药。
如果初诊时反复测量血压均升高,收缩压≥160mmHg 或舒张压≥100mmHg或有多种危险因素,甚至已经发生靶器官损害,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该考虑马上开始服药。
2. 有人说一旦吃上降压药就会上瘾,需终身服药,所以应尽量推迟开始用药的时间,这样对么?
降压药没有“上瘾”一说,不是因为“上瘾”才需要长期服用,而是因为原发性高血压作为慢性病目前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若能早期发现、及时用药、有效控制,可以避免发展成更严重的高血压,或者出现并发症,而导致药物越加越多。
服用降压药后,如果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正是药物有效的表现,应该坚持服药,而不是急于减量、停药。过多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停药所产生的危害要远大于用药的不良反应。
有的患者由于肥胖、饮酒或某段时间过于劳累、紧张、悲伤等原因导致血压升高,去除这些因素后,在较长时间(3-6个月)血压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逐渐减少药物的种类或剂量,并监测血压,最终有可能停药;但仍需密切观察,若血压在一段时间后再次升高则必需重新启动药物治疗。
3. 中成药、食疗或者保健品没有副作用,可以用来代替降压药,真是这样么?
有人觉得中成药没有副作用,喜欢使用中成药来代替降压药物。事实上降压作用明显的中成药多数是添加了西药成分,比如珍菊降压片,起降压作用的成分并不是珍珠粉和菊花,而是可乐定和利尿剂,在没有医生指导下,自行增加剂量有可能会出现低血钾等严重不良反应。
使用保健鞋、保健腕表,大量服用芹菜、木耳、绿豆或者保健品,虽然可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或许还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但都不能替代降压药,否则可能延误正规治疗。
4.说明书上写着一堆不良反应,降压药物“伤肝伤肾,影响性功能”,这个问题怎么看?
大多数降压药物均需通过肝肾代谢,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个别药物需要禁用,少数需要调整剂量,但这并不表示就会“伤肝伤肾”。
以前常用的复方降压片等复方制剂,既便宜、降压作用又明显,但因为疗效维持时间短,组方复杂、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应用已逐渐少用。
新型长效降压药能24小时平稳降压,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强的心、脑、肾等靶器官保护作用,适合长期、终生服用。
负责任的说明书对不良反应罗列较为详尽,但实际上一般发生概率不高,医生可以掌控;某些副作用比较严重,且可以预料的情况,医生选择时已有所考虑,如哮喘患者忌用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患者忌用某些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引起的面红、头痛等反应,与其药理作用有关,停药后即消失,对健康无大影响,可选用慢作用制剂,或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一般都能耐受。
有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非说明书写的少就没有,例如复方降压片中所含的利血平可加重抑郁及溃疡病出血,并可导致嗜睡、危及驾驶安全。而且,所谓不良反应也因人而异,比如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的“不良反应”,正是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所需要的。单纯的高血压病人将心率控制在60~70次/分也是有利的。
至于高血压病人出现性功能障碍的原因,可能主要是由于性器官的血管功能障碍,部分与年龄增长或性生活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产生焦虑情绪等因素有关,通过降压药物治疗反而可能改善。对少数人的性功能可能有影响的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在对中青年男性患者的用药选择上医生本就会尽量避免。
5.别人用的降压药效果很好,我可以“依样画葫芦么 ”?
降压药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平类”)、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利尿剂等四大类。钙离子拮抗剂因为降压作用强,耐受性好,为常用降压药;普利类和沙坦类药物除了降压作用外,具有较好的靶器官保护作用,即使血压不高的冠心病、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病人也常常需要使用;后两类不良反应稍多,一般不作为首选,但也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医生在选择药物时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单药或联合用药,以达到优势互补,最好不要自行选择药物。
6.有的病人问:我的小便量并不少,为什么要给我处方利尿剂?
利尿剂是常用的降压药,不仅价格低廉,而且疗效确切,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肥胖及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
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减弱血管对收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来降低血压,长期、小剂量用药并无明显利尿作用,对正常血压者也无明显降压作用。
利尿剂与其他种类降压药联用,尤其是合理应用保钾类利尿剂安体舒通可明显增强降压幅度,减少用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因此,在中、重度高血压病人的降压药选择中往往包含利尿剂。
7. 降压药一般在什么时候服用比较好?
短效降压药每日3次,不应简单地早、中、晚,随三餐服药,最好是每隔8小时服用一次,但最后一次服药不应在临睡前。
长效降压药只需每天服用一次即可,既减少服药次数,又能温和平缓降压。大多数长效降压药以晨起空腹为佳。对于一次长效制剂不能覆盖24小时的情况,第二次用药时间根据血压波动的高峰可以放在下午4点到6点。
夜间血压较高的病人,可以在晚间或睡前服用第二次或另外一种长效降压药。
8.原先180mmHg的血压用药后现在150-160mmHg,头晕等症状也没了,这算控制好了么?
降压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控制血压达标从而减少心脑血管病、肾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生活质量。根据高血压治疗指南的要求,应将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等高危的患者,降压目标可以更低,控制到130/80mmHg。
年轻人可更为严格,要求降至120/80mmHg,老年人适当放宽至150/90mHg,若能耐受则将收缩压控制在130~140mmHg最为有利。
服药后哪怕不再有原先的不适症状但不达标的患者,仍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据此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以最终达标。
实际上头昏时既可能血压仍然较高,也可能血压降得太低、太快,或者根本和血压无关,切忌仅凭感觉加减药物。
9、 用了很多药,血压仍控制不好怎么办?
用了3种或者3种以上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未能达标的,称为顽固性高血压。这时不应盲目增加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而是要寻找血压控制不良的原因: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没有改变?
血压测量准确么?
是否会存在“白大衣效应”?
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排除了么?
睡眠暂停呼吸综合征存在么?
是否过于肥胖?
根据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了么?
有没有其他药物干扰了降压药的作用?
有合并症的患者血脂、血糖控制了么?
原先的治疗方案组合与剂量正确、足量么?
这些都是影响降压效果的因素,需要一一排查。
10.降压药可以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吗?
高血压患者往往合并有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抗血栓药、调脂药、降糖药等多种药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还可能同时存在肝、肾功能减退,致使药物代谢或排泄量减少,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有的药物协同作用会使降压、抗凝或降糖作用加强,有的则会减弱。
老年男性常用的治疗前列腺肥大的特拉唑嗪、多沙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等,也有降压作用,并且容易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甚至晕厥,这时原来的降压药可能需要减量。
因此,需要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高血压患者就诊时要记得告诉医生您的全部用药情况(包括中药),医生会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种类与剂量。
专家简介:
黄高忠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特需医疗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床医学博士。
1985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系,从事心血管专科和老年病临床和科研工作。
具有扎实的内科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血管临床药理及老年病诊治。
担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老年医学专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心血管病专家委员常委,《心脏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中华高血压杂志》、《第二军医大学学报》特约审稿专家。
特需门诊:心内科(周一下午)
专家门诊:心内科(周三上午)
赵催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特需医疗科主治医师。全科专业、健康管理师。
本文作者/赵催春 黄高忠
执行主编/尹学兵
值班编辑/陈琦
特别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谨慎使用,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